时间:2023-11-30
球王会齐名。可以说,这个奖“含金量”十足。今年的比赛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媒体参与球王会。最终来自全球的专业评委们在1315件参赛作品中仅评选出3个金奖、36个银奖、92个铜奖。
这里汇聚了去年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年度新闻大作,可以说每一件参赛作品都代表了国家和地区的最高水平。
我们妥妥的进入了全球新闻设计第一梯队,与、、华尔街日报、路透社、SCIENCE、今日美国等一流媒体同框在金银奖牌榜出现。
浙江新闻客户端自2016年以来,连续5年冲击这个极富“含金量”的奖项且连续5年获奖,共计获得16块奖牌。连续获奖的“硬核”实力从哪来?
2014年团队开创了“话图侠”栏目,致力于输出新鲜有趣的优质新媒体可视化新闻产品。目前团队在岗人员22人,包含:设计总监、报纸设计、平面设计、UI设计、插画设计、动画设计、影视制作、前端开发等各类设计技术岗位,绝大部分人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各个学院、各个专业。
学院派的系统学习和审美把握奠定了团队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,使得团队多年来对于重大主题报道、新闻可视化产品的生产都有着丰富的经验。对于新闻产品策划、设计、制作,团队搭建了科学的生产流程和项目把控体系。
早在去年7月球王会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时,浙江新闻客户端就已经开始提前策划、精心构思,为良渚申遗成功准备了一系列原创新媒体产品,银奖获奖作品“新生报到”正是其中最为新颖别致的一款视频化H5。
良渚古城遗址魅力独特、历史文化内涵厚重,如何用可视化的方式将其一一展示?
我们尝试将良渚“神徽”的形象予以拟人化、剧本化,让它以一名“新生”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大班级里,在与世界几大古老文明的文化遗产的代表形象的对话中展示自我、交流互鉴,生动诠释出它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大意义。
在美院动画系学习时期的思维方式和所学教会我,实地考察在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。产品策划的前期,我们策划设计人员就前往良渚古城遗址、良渚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和素材的拍摄。实地的感受相对于凭空想象来说,会对产品注入很多新鲜的血液。
良渚遗产动画产品,为了能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当日发表,可是提前下了不少苦工(如果申遗不成功这个项目就白做了哈哈),可以说每天都在紧张赶工,策划、设计、技术小伙伴之间来来地交接、修改,为它操碎了心。
产品制作前期画了大量的分镜,在角色处理上又收到来自项目策划同事们的意见,将各具特色的世界遗产拟人化处理,幸亏有好几位画插画的小伙伴。
设计细致化提升了动画的流畅度,甚至为了让后期做动画更加方便,将人物要动的关节与面部表情也一一进行分割,最后的动画效果好得完全出乎意料球王会!
因为角色造型的关系,除了良渚神徽,很多角色都没有四肢,动画的表现力就聚集到表情这一块。我们使用了智能软件匹配角色五官,通过录音生成口型与表情动画,最后再合成到我们的角色设计当中去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表情动画的效果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
我在这个项目里,主要负责了产品的平面包装,插画师设定好人物形象,我这里再根据脚本的设定使画面更加饱满和符合场景:比如有些背景视频是俯视角度,天空露出比较多,所以在前面的卡通形象上我就加入了一些白云,营造一种腾云驾雾讲述的感觉,使画面更和谐;在设计元素的选择上也尽量用一些比较可爱的元素,符合产品调性;有些画面前的卡通形象我还加了投影,这样就使得各个形象更加饱满立体,不是漂浮在画面的状态。
其实在设计上我主要考虑了如何让这些元素更好的融合在同一画面,使得它们存在更有意义球王会,而不是简单的元素拼合,学会思考,使得整个产品静态稿的细节得到了提升。
此外球王会,这个产品的生产涉及到了编辑、插画、设计、动画制作、配音等不同领域,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潜能。我本人是美院网页设计系的,虽说与新闻设计不完全对口,但学生时期的学习方法,耳濡目染的审美高度和发散式的思维方式,都在每一次的产品制作中发挥着作用,仿佛是学生阶段的一种落地和升华。
这个由美院人和各方优秀人才组成的小团体,正一步步地丰满自己的翅膀往更高的舞台迈进。希望能够继续为大家呈现出更多高质量的有趣的新产品!
劳思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13届平面设计系多维工作室,原学生会主席